5月12日,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供需宽松格局,主产地煤价弱势运行,港口库存压力加剧,进口煤价持续承压。
主产地:多矿下调煤价,检修停产加剧供应压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、陕西榆林等地煤矿集中下调煤价5-20元/吨。其中,巴彦高勒矿洗末煤单日跌20元至495元/吨,尔林兔矿洗粉煤跌10元至443元/吨,神木崔家沟粉煤跌5元至515元/吨。此外,前梁、老张沟等煤矿因市场疲软或检修暂停销售,产地库存攀升至中高位水平,贸易商发运倒挂严重,拉运积极性低迷。
港口:库存高位压制煤价,疏港压力凸显 环渤海港口库存达3110万吨,疏港压力骤增。下游电厂日耗维持低位,采购需求疲软,部分港口连续多日无船可装,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价逼近630元/吨。沿江港口受北港跌价拖累,低硫5000卡煤价跌至600-615元,贸易商悲观情绪蔓延,低价抛货现象增多。
进口市场:印尼煤价创年内新低,需求端支撑不足 印尼Q3800到岸价低至435元/吨,澳洲高卡煤因性价比下降成交冷清。国内电厂库存高企叠加清洁能源替代效应,进口煤采购意愿疲软,短期价格或随内贸煤继续探底。
政策与供需:产能利用率提升,市场准入清单更新 “三西”地区煤矿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0.95%,供应端保持宽松。发改委发布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5年版)》,强化行业规范。短期看,产地高库存、港口弱需求及进口冲击三重压力下,煤价或延续弱势探底趋势。
综上,当前煤炭市场缺乏利好支撑,建议关注迎峰度夏前终端补库节奏及政策调控信号。
<SEO优化建议>